课程名称:方剂学
课程类别:必修
学 分:4.5学分
总 学 时:72学时
理论学时:72学时
实验学时: 0学时
先修课程:中医基础理论、中医诊断学、中药学
适应专业:中医学、针灸推拿专业三年制专科
教 材:贾波 方剂学(第九版)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4;
一、考试目的
《方剂学》课程考试要求学生学生掌握130首基础方、代表方、常用方的组成、用法、主治、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。能够运用所学的组方原理、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来分析和解决问题。
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“了解”、“熟悉”、掌握“三个层次对应相应的三级方剂、二级方剂、一级方剂。一级方剂100首,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组成、用法、功用、主治、方解及其主要加减变化,尤其要重视体现控制药物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技巧及常用配伍结构。二级方剂30首,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、功用、主治及其主要的配伍关系。三级方剂32首,要求学生了解其功用及主治病证。一级方剂及部份二级方剂要求背诵方歌。
二、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
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: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学习、理解和掌握的情况。命题的原则是:题目数量、份量适中,范围较广,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70%左右,稍微灵活的题目占20%左右,较难的题目占10%。以客观性的题目选择题为主。
三、考试内容
绪 言
1.熟悉: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;方剂学的性质、任务及重要性。
2.了解: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。
上篇 总论
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
1.熟悉: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重要医籍和方书的时代、作者、 主要价值。
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
1.掌握:方剂与病机、治法的关系。
2.熟悉:八法的概念、适用范围、常用分类、使用注意。
第五章 方剂的煎服法
1.熟悉: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
第六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
1.掌握: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;方剂组成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。
2.熟悉:方剂配伍的目的。
下篇 各论
第一章 解表剂
1.掌握:麻黄汤、桂枝汤、九味羌活汤、小青龙汤、银翘散、 桑菊饮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、败毒散。
2.熟悉: 香薷散、柴葛解肌汤。
3.了解:解表剂的概念、适应证、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。
第二章 泻下剂
1.掌握:大承气汤、大黄牡丹汤、温脾汤、十枣汤。 比较:三承气汤;
2.熟悉: 大黄附子汤、麻子仁丸、济川煎;
3.了解:泻下剂的概念,适用范围,分类及使用注意。
第三章 和解剂
1.掌握:小柴胡汤、蒿芩清胆汤、四逆散、逍遥散、 半夏泻心汤;
2.了解:泻下剂的概念、适用范围、分类及使用注意。
第四章 清热剂
1.掌握:白虎汤、竹叶石膏汤、清营汤、黄连解毒汤、凉膈散、仙方活命饮、导赤散、龙胆泻肝汤、清胃散、芍药汤、白头翁汤、青蒿鳖甲汤;
2.熟悉:犀角地黄汤、泻白散、清胃散、清暑益气汤;
3.了解:清热剂的概念、适用范围、分类及使用注意。
第五章 温里剂
1.掌握:理中丸、小建中汤、四逆汤、当归四逆汤;
2.熟悉:阳和汤、参附汤;
3.了解:温里剂的概念、适用范围、分类及使用注意
第六章 补益剂
1.掌握:四君子汤、参苓白术散、补中益气汤、生脉散、四物汤、 归脾汤、炙甘草汤、六味地黄丸、一贯煎、 肾气丸、百合固金汤。比较:参苓白术散与补中益气汤;补中益气汤与归脾汤 ; 六味地黄丸与大补阴丸; 六味地黄丸与肾气丸;
2.熟悉:玉屏风散、左归丸;
3.了解:补益剂的概念、适应范围、分类及使用注意。
第七章 固涩剂
1.掌握:牡蛎散、四神丸、固冲汤;
2.熟悉:真人养脏汤、金锁固精丸、桑螵蛸散、完带汤;
3.了解:熟悉固涩剂的概念、适应范围、分类及使用注意
第八章 安神剂
1.掌握:天王补心丹、酸枣仁汤;
2.熟悉:朱砂安神丸;
3.了解:安神剂的概念、适用范围、分类及使用注意。
第九章 开窍剂
1.熟悉:安宫牛黄丸、紫雪、至宝丹、苏合香丸;
2.了解:开窍剂的概念、适应范围、分类及使用注意。